《渔父》(收却纶竿落照红)原文翻译赏析-纳兰性德诗词

时间:2025/01/23 浏览次数:31

渔父

清代:纳兰性德

收却纶竿落照红,风宁为剪芙蓉。

人淡淡,水蒙蒙,吹入芦花短笛中。

【注释】

①纶竿:钓竿。徐积《渔歌子》:“渔唱歇,醉眠斜。纶竿蓑笠是生涯。”

【译文】

夕阳西下,那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。连秋风都是温柔的,不肯凋谢了荷花。烟水蒙蒙,那人悠闲自得,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深处。

【赏析一】

此词是为徐釚《枫江渔父图》题画之作。徐釚(qiú)(1636-1708),吴江松陵人,字电发,号虹亭、菊庄,晚年号枫江渔父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召试博学鸿儒,授翰林院检讨之职,入史馆纂修明史,康熙二十五年(1686年),乞归还乡。其后康熙帝南巡,两次诏令徐釚原官起用,徐釚拒不出仕,在故乡悠游终老。徐釚著有《南州草堂集》,词集有《菊庄词》《枫江渔父词》,编著有《词苑丛谈》。

词为题画之作,赵秀亭等以为作于康熙十八年(1679)。徐轨(1636—1708)于康熙十四年(1675)作《枫江渔父图》,康熙十七年(1677)携图入京,后名流多有题咏。此即其一。毛际可《枧江渔父图记》云:“图修广不盈幅,烟波浩荡,有咫尺千里之势。舟中贮酒一瓮,图书数十卷,虹亭(徐轨)纶竿箬笠,箕踞徜徉。”

【赏析二】

画家徐(一六三六年至一七〇八年)于康熙十四年作《枫江渔父图》,康熙十七年携图入京后,名流多有题咏。毛际可《枫江渔父图记》云:“图修广不盈幅,烟波浩荡,有咫尺千里之势。舟中贮酒一瓮,图书数十卷,虹亭(徐)纶竿箬笠,箕踞徜徉。”性德此词,写其西风夕阳中垂钓芦花深处之风采。唐圭璋《梦桐词话》卷二以为此词可与张志和《渔歌子》并传不朽。

【汇评】

唐圭璋《梦桐词话》卷二:“余尚补得五阕,其一阕为《渔歌子》,风致殊胜。词见徐虹亭《枫江渔父》图。当时题者颇众,如、王阮亭、施愚山、彭羡门、严荪友、李劬庵、归孝仪,及益都冯相国,皆有咏之,惟容若题小令,词云……一时胜流,咸为此词可与张志和《渔歌子》并传不朽。”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