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记承天寺夜游》原文翻译赏析-苏轼
记承天寺夜游--苏轼[注]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 [1] 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。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 [2] 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 ...
[2025/08/15]
《宝绘堂记》原文翻译赏析-苏轼
宝绘堂记--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,而不可以留意于物。 [1] 寓意于物,虽微物足以为乐,虽尤物不足以为病。 [2] 留意于物,虽微物足以为病,虽尤物不足以为乐。《老子》曰:“五色令人目 ...
《试笔自书》原文注释赏析-苏轼
试笔自书 吾始至南海[1],环视天水无际,凄然伤之,曰:“何时得出此岛耶?”已而思之,天地在积水中[2],九州在大瀛海中,中国在四海中,有生孰不在岛者[3]?覆盆水于地,芥浮于水[4], ...
《梅花岭记》原文翻译赏析-全祖望
梅花岭记--全祖望[注]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,江都围急。 [1]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,集诸将而语之曰:“吾誓与城为殉,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,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?”副将军史 ...
《钱塘观潮》原文赏析-施闰章
钱塘观潮 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,涛飞江上台。声驱千骑疾,气卷万山来。 绝岸愁倾覆,轻舟故溯洄。鸱夷有遗恨,终古使人哀。 【作者】 施闺章(1618-1683),字尚白,号愚山,安徽宣城人。 ...
[2025/08/14]
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原文注释赏析-苏轼
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[1] 竹之始生,一寸之萌耳,而节叶具焉。自蜩腹蛇蚹[2],以至于剑拔十寻者[3],生而有之也[4]。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,叶叶而累之,岂复有竹乎[5]?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 ...
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原文翻译赏析-苏轼
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[注]--苏轼 竹之始生,一寸之萌耳,而节叶具焉;自蜩腹蛇蚹,以至于剑拔十寻者, [1] 生而有之也。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,叶叶而累之,岂复有竹乎?故画竹必先得成竹 ...
《听蕉记》原文翻译赏析-沈周
听蕉记--沈周[注] 夫蕉者,叶大而虚,承雨有声。雨之疾徐、疏密,响应不忒。 [1] 然蕉何尝有声,声假雨也。 [2] 雨不集,则蕉亦默默静植;蕉不虚,雨亦不能使为之声。蕉雨固相能也。 [3] ...
[2025/08/13]
《记雪月之观》原文翻译赏析-沈周
记雪月之观--沈周 丁未之岁,冬暖无雪。 [1] 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,五日始霁。 [2] 风寒冱而不消,至十日犹故在也,是夜月出,月与雪争烂,坐纸窗下,觉明彻异常。 [3] 遂添衣起,登溪西小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