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审言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注释赏析-唐诗排名第43名

时间:2025/09/04 浏览次数:17

第43名:的《》。意起笔起,意止笔止,真自苏、李得来,不更问津建安。看他一结,却有无限。

(王夫之《唐诗评选》)

【排行指标】

古代选本入选次数:11 在100篇中排名:16
现代选本入选次数:15 在100篇中排名:74
历代评点次数:15 在100篇中排名:59
当代研究文章篇数:1 在100篇中排名:62
文学史录入次数:5 在100篇中排名:51
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:4079 在100篇中排名:98
综合分值:0.4488 总排名:43

《和晋陵陆丞早游望》

杜审言

独有宦游人,偏惊物候新(1)。

云霞出海曙,梅柳渡江春。

淑气催黄鸟(2),晴光转绿(3)。

忽闻歌古调(4),归思欲沾襟。

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古诗注释】

(1)物候新:由四季景物的不同反映出季节的变化,这里指春天来临。

(2)淑气:温暖的气候。

(3)(pín):一种生在浅水中的小草。

(4)古调:这里指陆丞的诗。《早春游望》是陆丞原诗的题目,杜审言作此诗和之。

杜审言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注释赏析-唐诗排名第43名

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古诗赏析】

今天的文学史在提到杜审言时,一称其为“文章四友”之一,二称之为诗圣“”之祖。这两个标签大抵以后者更为出名。关于他的诗歌,今人却了解不深。审言其人其实非常自负,《唐才子传》称他“恃高傲才世见疾”,他不仅多次大放厥词,凌轹同辈,甚至对屈原、宋玉都不屑一顾,如此鲜明的个性、惊世的言语使他在当时成为不折不扣的“话题人物”。他的也曾得到许学夷的极力称赏,许在《诗源辨体》中说:“审言较沈、宋复称俊逸,而体自整栗,语自雄丽,其气象风格自在,亦是律诗正宗。”后人谈论五律,多言及沈、宋,而不提审言,是许学夷十分不满意的。

这首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是杜审言最负盛名的一首五律,它妙在起句有警拔之气,体物有用字之妙,能以实字炼意,以虚字写情,其布局谋篇、声调格律亦可圈可点。“云霞出海曙,梅柳渡江春”一联因传南国早春之神而被后世称为名句。“出”、“渡”、“催”、“转”等实字是炼就了诗之“骨”,“独”、“偏”、“忽”、“欲”等虚字,包蕴了诗之“气”。这虽然是一首唱和诗,但作者能将异乡人的宦游之情融于对早春的细微体会中,不同于一般的枯燥应景之作。这首诗在明清两代都获得很高的评价,选家也纷纷投以关注。但是到了现当代,杜审言的综合影响力明显下降,许多文学史都只是对其一笔带过,所以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一诗的入选率比在古代降低不少,专业学者们也很少将研究的目光投向它。有时候名篇可以为诗人挽回一些地位,但有时候诗人的综合影响力下降,也会妨碍名篇的流传,名家和名篇之间的关系,也有微妙的一面。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