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与朱元思书》原文翻译赏析-吴均

时间:2025/08/02 浏览次数:17

与朱元思书[注]--吴均[注]

风烟俱净,天山共色,从流飘荡,任意东西。[1] 自富阳至桐庐,一百许里,奇山异水,天下独绝。[2] 水皆缥碧,千丈见底。[3] 游鱼细石,直视无碍。急湍甚箭,猛浪若奔。[4] 夹嶂高山,皆生寒树,负势竞上,互相轩邈,争高直指,千百成峰。[5] 泉水激石,泠泠作响;好鸟相鸣,嘤嘤成韵。[6] 则千转不穷,猿则百叫无绝。[7] 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。[8] 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;疏条交映,有时见日。[9]

【注释】

[注]朱元思:吴均友人,一本宋元思。书:信。

[注]吴均(469—520):字叔庠(xiáng)。吴兴故鄣(今浙江安吉)人。南朝文学家,出身寒微,富于文才。

[1]从流:随流。东西:做动词,漂向东或向西。

[2]富阳:今浙江富阳县,在富江北岸。桐庐:今浙江桐庐县,在富阳西南。许:左右。

[3]缥(piǎo)碧:缥为淡青色,碧是青绿色。

[4]湍(tuān):山间急流。甚箭:甚于箭,比箭还快。奔:动词名词,奔马。

[5]负势竞上:高山凭依地势,争着向上。轩:高耸。邈(miǎo):远展。两字皆活用作动词。

[6]激:击。泠泠(líng):水声清越。嘤嘤(yīng):鸟鸣声。

[7]转:通“啭”(zhuàn),婉转动听的鸣声。

[8]鸢(yuān):鹰类猛禽。戾(lì):至。鸢飞戾天者,指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。息心: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。经:织物纵线,做动词,整理。纶(lún):丝绪,做动词,整理。经纶世务:规划世间事务。窥:看。反:通“返”。

[9]“横柯”二句:横斜的树枝在上遮蔽,白天也像黄昏。疏条两句: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,阳光有时出现。

【赏析】

《与朱元思书》清新俊朗,明净有力。在雕缋满眼的南朝骈文中犹似清水芙蓉,天然可爱。

“风烟俱净,天山共色”首句霜轻尘敛,明净如洗。“从流飘荡,任意东西”次句自在洒脱,宛如山溪。“奇山异水,天下独绝”收束前文,总起后文:水、山各三句,平行展开。“水皆缥碧,千丈见底。游鱼细石,直视无碍。急湍甚箭,猛浪若奔。”对水的描摹由静而动,由清澈而奔流。“夹岸高山”从水过渡到山。“皆生寒树,负势竞上,互相轩邈。争高直指,千百成峰。”脱离官场徜徉于奇山秀水中,吴均感到内心昂扬向上、超然不羁。他便将内具的精神投射于山峰之上,使山峰充满了动感和蓬勃的生气。

之后三句是活泼的声响。“泉水激石,泠泠作响;好鸟相鸣,嘤嘤成韵。蝉则千转不穷,猿则百叫无绝。”后两句用六言调整作品节奏,并为紧接的“鸢飞戾天”做铺垫。

“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。”奇山异水间,人世的是非彼我,荣辱毁誉,都变得虚幻而微渺了。烦虑顿消,心境澄明。只见“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;疏条交映,有时见日”。阳光在浓荫中乍隐乍现,自有活泼的情趣。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