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观潮》原文翻译赏析-周密

时间:2025/08/02 浏览次数:15

观潮--[注]

浙江之潮,天下之伟观也。[1]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。[2] 方其远出海门,仅如银线;既而渐近,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,大声如雷霆,震撼激射,吞天沃日,势极雄豪。[3] 杨诚斋诗云“海涌银为郭,江横玉系腰”者是也。[4]

每岁,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,艨艟数百,分列两岸;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,并有乘骑、弄旗、标枪、舞刀于水面者,如履平地。[5] 倏尔黄烟四起,人物略不相睹,水爆轰震,声如崩山;烟消波静,则一舸无迹,仅有“敌船”为火所焚,随波而逝。[6]

吴儿善泅者数百,皆披发文身,手持十幅大彩旗,争先鼓勇,溯迎而上,出没于鲸波万仞中,腾身百变,而旗尾略不沾湿,以此夸能。[7] 而豪民贵宦,争赏银彩。

江干上下十余里间,珠翠罗绮溢目,车马塞途。[8]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,而僦赁看幕,虽席地不容间也。[9]

禁中例观潮于“天开图画”。[10] 高台下瞰,如在指掌。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,真若箫台蓬岛也。[11]

【注释】

[注]周密(1232—1298):字公谨,号草窗。南宋末年词人。

[1]浙江:即钱塘江。

[2]既望:阴历十六日。

[3]方其远出海门:当潮在远处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。沃日:冲荡太阳,形容波浪大。

[4]杨诚斋:南宋诗人,号诚斋。

[5]京尹:京城临安府(今浙江杭州)的长官。艨艟(méng chōng):战船。五阵:五种阵法。标:树立,举。

[6]略不相睹:彼此一点也看不见。水爆: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。

[7]披发文身:披散着头发,身上画着花纹。

[8]江干(gān):江岸。

[9]倍穹:(价钱)加倍的高。僦(jiù)赁(lìn)看幕:租用看棚的人(非常多)。僦、赁:都是租用的意思。看幕: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篷。席地:一席之地,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。

[10]禁中:帝王所居的宫内。这里指皇帝及其身边人员。

[11]箫台:即凤台。时有箫史善吹箫,娶秦穆公女儿弄玉,曾吹箫作凤鸣,引来凤凰,穆公于是为做凤台,后来箫史和弄玉成仙而去。蓬岛:蓬莱岛,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三神山之一。箫台、蓬岛在此都指神仙所居。

【赏析】

“八月十八潮,壮观天下无。”钱塘江潮的壮观,自古被人们赞叹,也被众多文人墨客书写。周密的《观潮》便是其中一篇上乘之作。与其他观潮诗文相比,周密不仅观潮,也观弄潮之船与弄潮之人,还观观潮之人。

先写潮水来势之壮观,形如玉城雪岭,声如雷霆,有冲天盖地之势;再写水军乘潮演练,战船数百,往来迅疾,黄烟四起,炮声隆隆,看上去这是一场实战演习,还有“敌船”为火所焚,其声势浩大,愈增潮水声威;又写数百弄潮儿,手持彩旗,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,还能做出种种腾身变化,让人想到北宋一首词中所说的“弄潮儿向涛头立,手把红旗旗不湿”,弄潮儿的勇猛与潮水的雄壮相得益彰;最后写江岸上观潮场面之盛大,车马塞途,人山人海,连皇室人员都来观看,益见潮水之壮丽与弄潮之精彩。

读此文,似乎能感到钱塘江潮扑面而来,不由得有悠然神往之情。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潮,年年如约而至,不知如今是否还有弄潮儿呢?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