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涧记》原文翻译赏析-柳宗元文言文-唐宋八大家代表作

时间:2025/05/22 浏览次数:14

石涧记

石渠之事既穷(1) ,上由桥西北,下土山之阴(2) ,民又桥焉。其水之大,倍石渠三之一。亘石为底(3) ,达于两涯。若床若堂,若陈筵席,若限阃奥(4) 。水平布其上,流若织文,响若操琴。揭跣而往(5) ,折竹箭,扫陈叶,排腐木,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。交络之流,触激之音,皆在床下;翠羽之木,龙鳞之石,均荫其上。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?后之来者,有能追余之践履耶?得意之日,与石渠同。

由渴而来者(6) ,先石渠,后石涧;由百家濑上而来者(7) ,先石涧,后石渠。涧之可穷者,皆出石城村东南,其间可乐者数焉(8) 。其上深山幽林,逾峭险,道狭不可穷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穷:完毕。

(2)阴:山南为阳,山北为阴。

(3)亘:横着。

(4)限:隔开。阃奥:内室。

(5)揭跣(xiǎn):挽着衣服,光着脚。

(6)渴:地名,袁家渴。

(7)百家濑:地名。

(8)数:很多。

【译文】

游赏、整治石渠的事已经结束,从桥上向西北方向走,一直走到土山的北坡,百姓们又修了一座桥。这儿的水,比石渠的水量还要大三倍。横着的石头连接两端,构成涧底。有的像床,有的像门堂,有的像摆满了菜肴的宴席,有的像用门槛分隔开的内外屋。水又平铺在这些石头之上,水流的纹理就像纺织物上的花纹,泉水叮咚作响就像是弹奏的琴声。光着脚走过去,折竹箭,扫陈叶,排腐木,清理出的这块空地可以罗列十八九张交椅。像交织一样的纹理的流水,水流激撞的声音,都在床下;如同翠鸟羽毛一样苍翠的树木,像鱼龙麟片一样的石块,都遮蔽在泉上。古代的人有谁能有这样的乐趣吗?后人,会有人追寻我的足迹来到此地吗?到石涧的日子,与石渠相同。

从袁家渴这个地方过来的人,会先找到石渠,后发现石涧;而从百家濑过来的人,会先找到石涧,后发现石渠。要穷究石涧的源头,要一直走出石城村,源头就在其东南方向,在这路上可以使人愉悦的地方有很多处。上游的深山幽林,道路越来越陡峭险峻,道路十分狭窄不能走到头。

【评析】

本文为《永州八记》之一。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,石涧之美相得益彰,涧以石名,景以石美。水中石“若床若堂,若陈筵席,若限阃奥”,石上涧“流若织文,响若操琴”,泉上又有“翠羽之木,龙鳞之石”,充满了生趣。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