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折杨柳歌辞·其二》(腹中愁不乐)原文赏析-北朝民歌古诗-南北朝诗歌

时间:2025/09/19 浏览次数:27

歌辞(其二)

北朝民歌

腹中愁不乐,愿作郎马鞭。

出入擐郎臂,蹀座郎膝边。

【鉴赏】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诗歌艺术就是想象的艺术,尤其是抒情诗。而要将内在的抽象的感情,化作外在的具体可感的形象,就必须借助于比喻。这首表现北朝人民爱情生活的作品,正是在现实生活的深厚土壤上,驰骋着大胆的想象,采用了奇巧的比喻,把脉脉的爱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。

“腹中愁不乐”,似平铺直叙,却用意不俗,有丰富的内涵。它既是说郎君时常外出游牧,自己难得与他相伴左右,休戚与共。因此,刻骨,眷眷恋情便沉聚于胸。另一方面是铺垫,妇人既满腹忧愁,不免陷入遐思,寻找自己爱情的最好表达方式,从而引出奇特的比喻。她驰骋想象,“愿作郎马鞭”,用北方游牧生活中最普遍、最常见的马与鞭,比喻两人相互依存的爱情。“出入擐郎臂,蹀座郎膝边。”像马鞭那样与郎一起驰骋于广阔的山川、平原,侍奉在他的身边,苦乐同担。

诗中的这种比喻奇特、生动、形象,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,与历来文人之作大异其趣。如同以物喻爱情,张衡的《同声歌》:“思为莞蒻席,在下蔽匡林。愿为罗衾帱,在上卫风霜。”把她比作席子和被帐,与郎朝夕相处。的《》的“在天愿为比翼鸟,在地愿为”比喻生死恋情,都显得缠绵有余而刚健不足,缺乏这首诗中朴实的生活感受,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豪放雄浑的阳刚之气。而这首诗中大胆的想象,同样表现了北朝民歌特有的粗犷和直率,完全不同于南朝民歌的纡回婉转。如同样是怨妇希冀团圆,《子夜歌》中写道:“别后涕流连,相思情悲满。忆子腹糜烂,肝肠尺寸断。”流露出焦灼、哀怨的情绪,笼罩着一层凄苦的色彩。又如同是女子思念情郎,愁思难遣,《子夜歌》写道:“夜长不得眠,明月何灼灼。想闻欢唤声,虚应空中诺。”她苦苦思念,辗转难眠,遥望着月光,仿佛听到了情郎的呼唤,竟然对着空中答应起来。想象也是新颖的,然而纤巧缠绵,清丽婉转,与“愿作郎马鞭”相比,也显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和审美情趣。

由于这首诗以大胆的想象抒写温柔之情,因而温柔之中自见直率干脆;以奇巧的比喻表现缠绵之致,缠绵之中更显得痛快淋漓。

(李志慧 杨心州)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