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鸡鸣篇》原文赏析-岑德润古诗-隋朝诗歌

时间:2025/09/14 浏览次数:12

鸡鸣篇

岑德润

钟响应繁霜,晨鸡锦臆张。

帘迥犹侵露,枝高已映光。

排空下朝揭,奋翼上花场。

雨晦思君子,关开脱孟尝。

既得依云外,安用集陈仓。

【鉴赏】

《鸡鸣篇》前六句铺排了鸡鸣之时与鸡鸣之态。还是在那繁霜遍地时,晨钟响了,雄鸡吭鸣起来。窗帘上犹有宿露,高枝上已映日光,司晨的鸡鸣打破了岑寂。阳光下临大地,鸡奋飞上了花场。诗的前段整个意思只是写了日出鸡鸣。诗的后四句,一用《·郑风·鸡鸣》中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”,说明鸡鸣迎归;一用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,说战国时孟尝君在秦被留,赖一食客装鸡啼赚开城门,始得脱险,鸡鸣有助于人事业成功。诗最后两句说,既然可以依于云外,即超脱凡尘,又何必集于陈仓呢!陈仓即隋大业中的宝鸡市。意谓鸡能超然物外,不必集结于通都大邑。

咏物诗要有所寄托方佳。寄托之意和所咏的物性要“不即不离”,既不凝滞于物,又不完全游离于物,使读者缘所咏之物,联类及他,想得更远、更多、更深,从而得到启迪,获得教益。本篇咏鸡鸣,虽未沦为灯谜式韵语,但内涵匮乏,韵味不足,因而还不能跻身上乘之林。

(徐应佩 周溶泉)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