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山中与裴秀才迪书》原文翻译赏析-王维

时间:2025/07/30 浏览次数:25

山中与裴秀才迪书[注]--[注]

近腊月下,景气和畅,故山殊可过。[1] 足下方温经,猥不敢相烦,辄便往山中,憩感配寺,与山僧饭讫而去。[2]

北涉玄灞,清月映郭。[3] 夜登华子岗,辋水沦涟,与月上下;寒山远火,明灭林外;深巷寒犬,吠声如豹;村墟夜舂,复与疏钟相间。[4] 此时独坐,僮仆静默,多思曩昔,携手赋诗,步仄径,临清流也。[5]

当待中,草木蔓发,春山可望,轻鲦出水,白鸥矫翼,露湿青皋,麦陇朝雊。[6] 斯之不远,傥能从我游乎?[7] 非子天机清妙者,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?[8] 然是中有深趣矣!无忽。[9] 因驮黄檗人往,不一。[10] 山中人王维白。[11]

【注释】

[注]裴秀才:裴迪,王维的诗友和道友。秀才: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。书:信札。

[注]王维(701—761):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太原祁县(今山西运城)人。以诗、画著名,称其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

[1]腊月:农历十二月。年末“腊祭”,故称十二月为腊月。景气:暖风。故山:旧日所居之山,指与裴迪同隐的蓝田辋川别业,在长安东南蓝田县南郊二十里。殊:很。可过:值得游览。

[2]足下:您,表示对人的尊称。方温经:正在温习经书。方:正。猥:自谦,指细琐小事。相烦:打扰你。辄(zhé)便:同义复词,也就。憩:休息。感配寺:在蓝田县城。饭讫(qì):吃完饭。

[3]涉:渡水。玄灞(bà):青黑的灞水,天与玄色相配;蓝田在灞水北岸。郭:外城墙。

[4]华子岗:辋川二十景之一。辋(wǎng)水:辋川,灞水支流。沦涟:水波粼粼。村墟:村庄。舂(chōng):在石臼中捣谷,用杵捣去谷物外壳。疏钟:间隔较长的钟声。

[5]仄径:狭窄的小路。

[6]轻鲦(tiáo):白色细长的鱼。矫翼:张开翅膀。矫:举。青皋:青草地。皋:水边高地。麦陇:麦田里。朝雊(gòu):野鸡晨啼。

[7]斯:上述春景。傥:通“倘”,或许。

[8]子:对男子的尊称。天机:天赋的感悟力。清妙:聪颖灵妙,超尘拔俗。

[9]是中:这中间。无:通“毋”。无忽:别忘了。

[10]因:借。黄檗(bò)人:采药为生的山农。黄檗是一种药材。不一:古人书信结尾用语,不一一详述之意。

[11]白:古人书信末署名后用语,对同辈人使用。“白”即告诉。

【赏析】

书札不长,却情韵盎然。王维对自然和友人都深情又克制。“足下方温经,猥不敢相烦,辄便往山中。”于是王维孤身前往蓝田。夜色四合,灞水泛着青黑的寒光,月亮的清辉映在城郭上。王维沉入了一种神秘的体验,明月被辋水沦涟揉碎,柔和地随波上下;冬山寒寂,但有俗世热闹的火光在林外明灭。冷与热,明与暗,交织如梦幻。小巷深处的犬吠在深山中大如豹声,打谷声在回荡的钟磬音中尤显亲切。虚静中有生机,冷寂外有人烟,正如“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”。世间兼有冷寂与暖意,悲凉与喜悦,放下定见,心怀慈悲,便能体会细微的变化、交错的真实。禅意般的领悟使王维不由思念此行想约而未约的好友裴迪。

想到知己,王维就不由明媚起来,“多思曩昔,携手赋诗,步仄径,临清流”,节奏都轻快了起来。等你温书完毕,正是不久后的春天,那时“草木蔓发,春山可望,轻鲦出水”,植物和动物都生机勃勃,“白鸥矫翼,露湿青皋,麦陇朝雊”,白与青对比,色彩明丽,虫鸣鸡啼,热闹非凡。这样的春天岂能辜负,你来和我共游吧?若非你天机神妙,我又怎会冒昧相邀?相信我,此行会很有趣。春山如此明快,邀约又如此诚挚,想必裴迪会莞尔一笑,无法拒绝的吧?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