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读孟尝君传》原文翻译赏析-王安石文言文-唐宋八大家代表作

时间:2025/05/03 浏览次数:21

读孟尝君传

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,士以故归之,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(1) 。嗟乎!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,岂足以言得士?不然,擅齐之强,得一士焉,宜可以南面而制秦,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?鸡鸣狗盗之出其门,此士之所以不至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“而卒”句:秦昭王十年(公元前297年),孟尝君在秦国被囚,他的门客中有善于狗盗者,夜入秦宫,盗得狐白裘,献给昭王宠姬,宠姬因劝昭王释放孟尝君。孟尝君逃至函谷关时,昭王后悔,派人来追。此时,天色未明,按规定到鸡鸣后才能开关放人进出,又有一门客善于学鸡鸣,骗开关门,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。

【译文】

世人都称孟尝君善于罗致有才能的人,有才能的人因此都去投奔他,而他终于依靠那些人的帮助,从如虎豹一样的秦国逃了出来。

唉!孟尝君仅仅是那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头目罢了,哪里能够称得上善于罗致有才能的人呢?如果不是这样,那么他凭借齐国的强大,得到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,应该能够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,哪里还用得上那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呢?鸡鸣狗盗之徒于他的门下,这就是真正的人才不到他那里去的原因啊!

【评析】

齐国的孟尝君与赵国的平原君、魏国的信陵君、楚国的申君并称为“战国四公子”,都以招揽贤士闻名于世。本文为王安石读《史记》中孟尝君传记后所作,批驳世人之定论,写得短小精悍,是一篇有名的翻案文章。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