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雪中和友》其二(竹坞寂无人)原文注释-纳兰性德五言绝句赏析

时间:2023/12/04 浏览次数:57

雪中和友·其二

清代:纳兰性德

竹坞寂无人,雪深山路涩。

涧底响层冰,居人自朝汲。

【注释】

[1]竹坞:竹林繁茂的山坞。

[2]汲:从涧底或者井底打水。

【相关诗词】

雪中和友·其三

白屋无人事,况逢雪余。

山中问梅蕊,频寄一行书。

西苑杂咏,和荪友韵·其三

太液东头散直迟,一双水鸟掠杨枝。

从臣献罢平滇颂,坐听中涓报午时。

柳枝词·其十二

软风吹雪带微香,曾向珠楼扫钿床。

塘上鸳鸯三十六,只今何处月茫茫。

缑山曲·其六

绿蒲经雨叶初齐,箫鼓楼船下碧溪。

风散满衣红蜡泪,五更同化杜鹃啼。

记征人语·其十三

去年亲串此从军,挥手城南日未曛。

我亦无端双袖湿,西风原上看离群。

【作者简介】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

原名成德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洲正黄旗,清朝著名词人。其祖于清初入关,战功彪炳,其父明珠,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。容若天资颖慧,博通经史,工书法,擅丹青,又精骑射,十七为诸生,十八举乡试,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,后晋一等侍卫,常伴康熙出巡边塞,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。

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。其词现存452首,刊印为《侧帽集》和《饮水集》两册,后多称《纳兰词》,他的词清新婉丽,直指本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“家家争唱”的轰动效应。在他身后,纳兰被誉为“满清第一词人”、“第一学人”,后世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,王国维有评:“北宋以来,一人而已”。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