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眼儿媚·咏红姑娘》(骚屑西风弄晚寒)原文翻译赏析-纳兰性德诗词

时间:2025/03/22 浏览次数:35

眼儿媚

咏红姑娘

清代:纳兰性德

骚屑西风弄晚寒,翠袖倚阑干。

霞绡裹处,樱唇微绽,秣鞘红殷。

故宫事往凭谁问,无恙是朱颜。

玉墀争采,玉钗争插,至正年间。

【注释】

①红姑娘:酸浆草的别名,果色绛红,酸甜可食。《饮水词·丛录》:“按,红姑娘一名洛神珠,一名灯笼草,即酸浆草也。元棕搁殿前有草名红姑娘,见《清吟堂集》咏红姑娘题注。”

②骚屑西风弄晚寒:张刻本作“西风骚屑弄轻寒”。刘向《九议·思古》:“风骚屑以摇木兮,雪吸吸以漱戾。”

③秣鞘:即秣鞘芽,红玛瑙,产于靺鞨。

④玉墀:宫殿前的石阶。汉武帝《落叶哀曲》罗袂兮无声,玉墀兮尘生。”

⑤至正:元顺帝年号(1341—1370)。

【译文】

风料峭,给夜晚送来寒意,红姑娘花的绿叶被秋风吹拂得倚靠在栏杆上。在花托的包裹里,花微微绽放了些,颜色像红宝石一般深邃。这元代旧宫殿里的往事如今还能向谁询问呢,朝代早已更迭,只有这红姑娘花至今安然无恙。遥想元代末年,宫女们在殿前石阶上争相采摘红姑娘花,把花插满青丝。花依旧,采花人却已不在。

【赏析】

怀古之作。性德与好友严绳孙皆作有《眼儿媚·咏红姑娘》,且同为咏元故宫事。严绳孙词下有自注:“《元故宫遗录》,金殿前有此果。”

萧洵《元故宫遗录》载:“金殿前有野果,名红姑娘,外垂绛囊,中空,有子如丹珠,味酸甜可食,盈盈绕砌,与翠草同芳,亦自可爱。”纳兰此词,当由此而引发。严绳孙有同调同题之作,其中“生生长长,故宫衰草,同对斜阳”下自注:“《元故宫遗录》:金殿前有此果。”容若词上片描述金殿前红姑娘之可爱,绿叶似翠袖,花冠如晚霞,果实同红玛瑙。下片扣住元宫殿,畅想当日必定是莺歌燕舞,如今都为风吹雨打去。词作于早期,或以为即康熙十四年(1675)。

【汇评】

赵秀亭、冯统一《饮水词笺校》:“红姑娘,学名酸浆草,又有称洛神珠、灯笼草者,野草而已。果虽曰可食,其实苦涩不适于口,儿童偶或吮吸,更多作玩物视之,以晶圆红润,又有薄殼为可爱也。词云‘争采’、‘争插’,皆诗家想象过甚之辞。性德与严绳孙相识于康熙十二年,词或作于相交未久,盖为早期之作。”

【延伸阅读】

◎红姑娘:酸浆的别名,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,秋间开花,花冠乳白色。浆果包藏在鲜艳的囊状花萼内,成熟时呈橘红色或深红色。

◎严绳孙《眼儿媚·咏红姑娘》词:“生生长共,故宫衰草,同对斜阳。”自注:“《元故宫遗录》:金殿前有此果。”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