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人捧露盘·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》(藕风轻)原文翻译赏析-纳兰性德诗词

时间:2025/03/21 浏览次数:44

金人捧露盘

净业寺观莲,有怀荪友

清代:纳兰性德

藕风轻,莲露冷,断红收。

正红窗、初上帘钩。

田田翠盖,趁斜阳、鱼浪香浮。

此时画阁垂杨岸,睡起梳头。

旧游踪,招提路,重到处,满离忧。

想芙蓉、湖上悠悠。

红衣狼藉,卧看桃叶送兰舟。

午风吹断江南梦,梦里菱讴。

【注释】

①净业寺:《日下旧闻考》卷五十三引《燕都游览志》:“净业寺,从德胜门西循城下西行,径转得此寺。”

②唐彦谦《怀友》:“金井凉生梧叶,闲看新月上帘钩。”

③《古诗》:“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。”

④《惜红衣》:“虹粱水陌。鱼浪吹香,红衣半狼藉。”

⑤招提:梵语,原为“四方”之意,后北魏太武帝造伽兰,创招提之名,遂为寺院之别称。《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》:“闻君寻寂乐,清夜宿招提。”

⑥桃叶送:《清平初选后集》等作“少妾荡”。桃叶,桃叶渡,在江苏南京。

【译文】

微风扫过莲花盛开的池塘,莲叶上凝结着冰凉的水珠,雨后彩虹刚刚隐去身影。这正是夕阳照进窗口的时候,成群鱼儿在余晖里游过莲叶,游过芬芳。垂杨柳岸的画阁里,有人刚刚睡起,正在梳头。我来此故地重游,又经过那座寺院,心里载满离愁。想你此刻正在江南家乡那同样开满莲花的湖水之畔悠然度日吧?画船行过,冲散莲花,留下一片狼藉。午风吹走了我的梦,方才我梦到江南,梦到采菱人那悠扬的歌。

【赏析】

此词当作于康熙十五年(1676年)盛,荷花盛开之时,怀念刚刚从京城南归的严绳孙。

康熙十五年(1676)夏,严绳孙南归后不久,容若于净业寺观赏莲荷,想起与友人同游此处的情形,于是赋词相寄,表达思念之情。上片描述观赏净业寺之莲荷。秋风四起,荷叶狼藉,不禁想起“莲叶何田田”的江南,记起了正在江南故里的友人。下片说净业寺是旧处重游,荷花尚在,而友人已经远在芙蓉湖上,在梦魂牵绕的江南水乡,悠然地欣赏着烂漫的采莲之曲。

【汇评】

赵秀亭、冯统一《饮水词笺校》:“此词见于《清平初选后集》,可知必作于康熙十六年之前。康熙十二年,严绳孙(荪友)与性德结识。康熙十四年,绳孙曾客居性德家中。明珠府第在德胜门海子岸,距净业寺甚迩,性德曾与荪友在净业湖观荷。康熙十五年初夏,荪友南归,词或即作于是年盛夏初秋。”

【延伸阅读】

◆净业寺在北京市区西北部,其南为积水潭,亦称净业湖,多植莲花。荪友即严绳孙。作者与严相识在康熙十二年(据严绳孙《进士纳兰君哀词》:“始余以文字交于容若时,容若方举礼部为应时之文。”)十五年初夏严第一次南归(见前《浣溪沙·寄严荪友》注)。则此词当作于康熙十五或十六年夏。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